慢性肾炎是临床常见的肾脏疾病,其典型症状水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。中医认为,慢性肾炎水肿多因脾肾阳虚、水湿内停所致,治疗上强调"利水渗湿"与"温阳化气"两大法则的协同运用,通过调理脏腑功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。
(图源网络,侵删)
利水渗湿法的核心方剂
中医治疗水肿首重利水渗湿,代表方剂当属五苓散。该方由茯苓、猪苓、泽泻、白术、桂枝组成,通过健脾渗湿、化气行水,有效改善小便不利、肢体浮肿等症状。其中茯苓、猪苓、泽泻三药协同,增强利水功效;白术健脾燥湿,桂枝温阳化气,共同促进水液代谢。临床研究表明,五苓散加减对慢性肾炎水肿患者具有显著利尿消肿作用,且副作用较小。
温阳化气法的关键配伍
针对脾肾阳虚型水肿,真武汤是温阳利水的经典方剂。方中附子温补肾阳,茯苓、白术健脾利湿,生姜温散水气,白芍敛阴和营。此方特别适合畏寒肢冷、腰膝酸软伴水肿的患者。现代药理研究证实,真武汤能改善肾小球滤过功能,调节水钠代谢,其温阳作用可激活机体阳气,从根本上改善水肿病机。
临床辨证加减要点
临证时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配伍。脾虚明显者加黄芪、党参补气健脾;肾阳虚甚者加肉桂、补骨脂温补肾阳;兼有血瘀者可佐以益母草、泽兰活血利水。值得注意的是,慢性肾炎病程较长,治疗需循序渐进,切忌过用峻下逐水之品伤及正气。
中医调理慢性肾炎水肿强调"治水先治气"的理念,通过利水渗湿消除症状,配合温阳化气调理根本,这种整体治疗模式不仅能有效缓解水肿,更能改善患者整体体质,预防病情反复。建议患者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系统治疗,配合低盐饮食、适度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,可获得更佳疗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