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经方堂中医泌尿科胡明涛主任指出在尿道炎诊疗中约 30% 的患者出现肉眼血尿(尿液呈洗肉水色、血色)时才紧急就医

尿道炎初期多为尿频、尿痛,若忽视治疗或用药不当,细菌侵袭尿道黏膜深层,导致毛细血管破裂,就会出现血尿。

 尿血需分型而治

临床可见三种典型类型:

湿热下注型(最常见,占 60%):尿色鲜红,伴尿道灼热、口苦黏腻,舌红苔黄腻,多因久坐、饮食辛辣诱发;

热毒炽盛型(凶险型):尿中带血块,高热寒战,腰痛拒按,常见于免疫力低下或感染耐药菌患者;

阴虚火旺型(反复型):尿色淡红,午后低热,口干咽燥,多见于更年期女性或长期熬夜人群。

二、分型而治

 

针对血尿型尿道炎,胡主任遵循 "止血不留瘀,清热不伤正" 原则,采用经典方剂加减:

1.湿热夹瘀证(轻症血尿)

用八正散合小蓟饮子(瞿麦、小蓟、蒲黄),清热利湿同时凉血止血,3-5 天可缓解尿路刺激症状。

2. 热毒壅盛证(重症感染)

在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辨证分析后,急投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,重用蒲公英、紫花地丁等药材,遏制细菌毒力,防治感染上行至肾脏。

3.阴虚血热证(反复血尿)

以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(知母、黄柏、女贞子)滋阴降火,修复黏膜损伤,适合反复使用抗生素无效的患者。